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教育 > 正文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读书报告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以及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读书报告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解读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作者简介

总的来说,张传燧教授在教育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卓越的贡献,他的学术成果和论文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深刻的洞见。他的研究不仅对中国的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全球教育学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发。

生活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乡村教育家晏阳初、梁漱溟的“平民教育”思想和“乡农教育”思想,关注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儿童教育家陈鹤琴的幼儿园“活教育”思想,强调儿童主体性,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读书报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学术界,胡伟希教授的论文发表数量更是超过两百篇,他的研究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也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他的学术贡献为理解和探索中国近现代思想与哲学传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88年2月16日,叶圣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

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读书报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教育现代化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体系几乎从零起步。当时,全国约有80%的人口为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极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教育改革全面展开。

综观70年来不平凡的历程,我国已构建起基本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基本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1949年,全国4亿人口约80%不识字,只有3000多万名小学在校生,100多万名中学在校生,10多万名大学在校生,大中小学在校生规模类似倒图钉形。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 由于人类社会有了专职的教师,把孩子们***起来在一起学习。对年轻一代的教育责任,从家族手中转移到专业教师手中,引起了教育方式的重大变革。

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中国现代化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起步阶段 背景:***战争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标志事件: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开始接触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 特点:此阶段中国开始近代化探索,关注教育和思想启蒙,推动社会变革。

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内容提要

1、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舒新城以独特的地位熠熠生辉。他的重要著作《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是其深入研究的结晶。该书详尽剖析了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与内在规律,生动勾勒出这个时期教育思潮的宏观面貌。书中展现出舒新城独到的教育史学视角,以及他对近代中国教育思想演变过程的深刻洞察和精准把握。

我国的教育思想发展史主要分几个时期?

1、中国教育史,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有虞时代舜所设庠,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汉代以后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清末又引入了西方近代教育。到了近现代,在教育制度上学过日本、德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向苏联学习过。

2、中国教育史可以划分为几个主要时期: 古代教育期:这一时期始于先秦,结束于五四运动之前。在这个漫长的阶段,教育主要沿袭传统模式,以儒家的教育思想为核心,注重经典教育与道德修养。 近代教育期:自五四运动起,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进程。

3、教育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古代、近代和现代。古代教育注重非生产性活动,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实践脱节。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属性,面向贵族和上层社会。教育内容相对单一,教育方法较为单一。近代教育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背景,科学技术教育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普及义务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并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

【答案】:D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蔡元培提出了“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即体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他提倡美育,是作为宗教对立物提出的,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教育”,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D项正确。

他提倡美育,是作为宗教对立物提出的,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教育”,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C项正确。A项:陈鹤琴提出:(1)教育实践;(2)“活教育”教育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晏阳初致力于平民教育,被称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本题考查蔡元培的教育思想。1912年,蔡元培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故表述错误。

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服务于社会与个人的思想家是

1、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提出背景 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刚刚成立时提出来的。

2、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他在教 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即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

3、思想家:陶行知的思想涉及教育、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他主张教育应该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强***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他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对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强***育应根据社会需求制定目标,认为个人发展必须服务于社会。社会本位论的提出者为涂尔干,其核心思想是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确保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社会本位论者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需以其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

5、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孔丘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他认为先要抓好经济建设以建立物质基础,随之而来就应当抓教育建设,国家才会走上富强康乐之路。教育的个体发展的作用孔子首次论述教育与人性的问题。

关于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和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读书报告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读书报告、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