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199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67所普通高校学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允许上述68所试点高校在校内开展网络教学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现代通信网络,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对达到本、专科毕业要求的学生,由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后,国家予以承认。
2、年。根据教育部***查询得知,中国批准网络教育试点的时间是在1998年。1998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1999年9月,北京大学成为远程教育试点院校。至目前为止,全国共有63所院校成为远程教育试点院校。
3、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人才,但是函授教育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第二代是80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我国的这一远程教育方式和中央电视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名;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
4、进入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应运而生。1994年底,在国家教委的领导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由清华大学等十所高校共同承建。
5、远程教育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 英国是近代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故乡,率先进入工业化时代,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作为前提,因此,远程教育以函授教学的形式进行。B. 现代远程教育起源于什么年代 现代远程教育是相对于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等传统远程教育形态而言。
1、古代教育史 古代教育史的时间跨度从原始社会末期至清朝中叶。这一时期的教育形式多样,包括师徒制、科举制等,教育内容多与宗教、哲学、礼仪和文学相关。近代教育史 近代教育史涵盖了从1840年***战争前夕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的时间段。
2、古代部分,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到清朝中叶为止。近代部分从1840年***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夕。现代部分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为止。新中国成立后为当代教育史部分。
3、中国古代史:涵盖自远古至1840年,即***战争之前的历史时期。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战争爆发开始,至1919年五四运动结束。这一时期标志着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经历了多次对外侵略和内部动荡。 中国现代史:时间跨度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中国教育史可以划分为几个主要时期: 古代教育期:这一时期始于先秦,结束于五四运动之前。在这个漫长的阶段,教育主要沿袭传统模式,以儒家的教育思想为核心,注重经典教育与道德修养。 近代教育期:自五四运动起,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进程。
5、中国教育史被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古代教育从先秦时期一直延续到五四运动之前,这是传统的教育体系。这一时期的教育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和道德修养,教育内容和方法都较为固定,以师徒传承为主。近代教育则始于五四运动之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6、我认为中国教育史的历史分期应该是这样的:古代教育期、近代教育期、现代教育期。古代教育期从先秦到五四运动前,指传统的教育。近代教育从五四运动开始到建国前夕,一种新旧教育交替,革新与守旧并存的时代。现代教育从建国以后开始,指充满教改意识、借鉴先进教育理论和教育手段而进行的教育。
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杜威。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德语: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年5月4日-1841年8月14日)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是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杜威。传统教育派是指以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的理论为代表的教育流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对。专指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
【答案】:C 【答案】C。解析:教育史上存在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学派和现代教育学派。其中,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全国活肤高考招生。6,八十年代新设置了一大批中专、大专和本科院校。7,世界末期,我国开始大国模的大学扩招,招生归国扩大到八十年代初的二十余倍。6,2000年后,我国又迎来了专科学校申个本科和独立学院设置的***,新增本科高校四五百所。这就是我国教育从解放到现在基本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如下:中国教育史,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有虞时代舜所设庠,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汉代以后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清末又引入了西方近代教育。到了近现代,在教育制度上学过日本、德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向苏联学习过。
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并不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构建起基本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在中国教育史和人类文明史上谱写了辉煌篇章。
制度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诞生标志着制度化教育的开始。这种教育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正规教育体系,从初等学校延伸到高等教育,并涵盖各种职业技术培训的专业课程和机构。
在向外国学习的过程中,走过了一些曲折的道路,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最大的教训是在吸取时没有注意结合中国的实际加以分析、鉴别,忽视了中国的特点。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中国教育史研究来说都是一笔财富。
1、灵活选择,综合运用;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根据现有教学媒体特点选择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注重考虑未来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面向未来,预见性发展。教育的公共性指的是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全体社会人员,而非仅限于特定阶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条规律。 教育民主化正在向纵深发展。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 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3、共同构成了现代教育的全面培养目标。 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现代教育的全面发展特征还体现在它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上。教育不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而是积极参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教育通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提供有力支撑。
4、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如下: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更加广泛。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一共发生了四次产业革命,第四次产业革命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标志。第四次产业革命已经影响了许多领域,整个社会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
5、【参考答案】现代教育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第二,教育的全民化。
6、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实践性、教育的开放性、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一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第一阶段,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体系几乎从零起步。当时,全国约有80%的人口为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极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教育改革全面展开。
综观70年来不平凡的历程,我国已构建起基本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基本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1949年,全国4亿人口约80%不识字,只有3000多万名小学在校生,100多万名中学在校生,10多万名大学在校生,大中小学在校生规模类似倒图钉形。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 由于人类社会有了专职的教师,把孩子们***起来在一起学习。对年轻一代的教育责任,从家族手中转移到专业教师手中,引起了教育方式的重大变革。
新中国教育发展阶段按其特征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穷国办大教育;二个是大国办大教育;三是大国办强教育;四是强国办强教育,即未来的现代化强国举办更强大教育。教育具有基础性、超前性和战略性特点。总体上判断,我国教育发展正处于大国办强教育的发展阶段。
关于现代教育兴起的时间是和现代教育兴起的时间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现代教育兴起的时间是什么、现代教育兴起的时间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